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殿下
菜单
搜索
社会的
语言
  • 达赖喇嘛
  • 时间表
  • 图片中
  • 影片
英语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殿下
  • 推特
  • 脸书
  • Instagram的
  • 优酷
生活 网络广播
  • 家
  • 达赖喇嘛
  • 时间表
  • 新闻
  • 图片中
  • 影片
  • 更多
留言内容
  • 同情心和人类价值观
  • 世界和平
  • 环境
  • 宗教和谐
  • 佛教
  • 退休与轮回
  • 西藏
  • 笔录和访谈
  • 接受演讲
  • Dolgyal(Shugden)
教s
  • 参加印度教学的实用建议
  • 训练思想
  • 真理的话
  • 时轮金刚简介
办公室
  • 公众观众
  • 私人观众
  • 媒体采访
  • 邀请函
  • 联系
  • 加登·佛朗德基金会
图书
  • 我们唯一的家-对世界的气候吸引力
  • 印度佛教经典中的科学与哲学,第1卷。 2:头脑
  • 内心世界
  • 同情的种子:达赖喇嘛的生平和教and中的教训
  • 跟随佛陀的足迹-智慧与慈悲图书馆第4卷
  • 轮回,涅磐和佛性-智慧与慈悲图书馆第3卷
查看所有书籍
  • 教s
  • ↝
  • 训练思想

训练思想:第1节

分享

决心实现最高目标
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
甚至超过了实现愿望的宝石,
我可以一直抱着它们吗?

这四条线是关于养成对所有其他有情生物的亲近感的。这节经文强调的主要观点是要养成一种态度,使您能够像对待珍贵珠宝一样将其他众生视为珍贵。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树立其他众生是宝贵和宝贵的思想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其他有感情的人确实是我们所有快乐,幸福和繁荣经历的主要来源,而不仅是在与人打交道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珍惜或渴望获得的所有理想经历都取决于与其他有情人的合作和互动。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同样,从修行者的角度来看,您在精神之旅中获得的许多高级认识和所取得的进步都取决于与其他众生的合作和互动。此外,在佛陀由此产生的状态下,佛陀真正富有同情心的活动可以自发地发生,而无需付出任何与众生有关的努力,因为它们是那些开悟活动的接受者和受益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可以看到其他的众生是我们快乐,繁荣和幸福的真正来源。诸如食物,住所,衣服和陪伴之类的基本生活乐趣和舒适感都取决于成名和声望的其他众生。我们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取决于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及其对我们的喜爱。人类的情感几乎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感情而开始,而我们的维持,适当的成长等都取决于它。为了使自己头脑冷静,对他人的关怀感越强,您的满意度就会越高。我认为,在您产生关怀意识的那一刻,其他人就会显得更加积极。这是因为你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如果您拒绝他人,则他们会对您不利。对我来说很清楚的另一件事是,当您仅想到自己时,您的全神贯注就会缩小,由于这种狭窄的关注,不舒服的事情会显得很大,并给您带来恐惧和不适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觉苦难。当您以关怀的态度去思考他人时,您的想法就会扩大。在更大的角度来看,您自己的问题似乎无关紧要,而这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您有照顾他人的感觉,尽管遇到了自己困难的处境和问题,您仍会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有了这种优势,您的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和麻烦了。通过超越自己的问题并照顾他人,您会获得内在的力量,自信,勇气和更大的镇定感。这是一个清晰的例子,说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菩萨的生活方式指南》(Bodhicaryavatara)说,在承受别人的痛苦时所遭受的痛苦与直接来自您自己的痛苦和痛苦的痛苦之间在现象学上存在差异。在前者中,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你在分担对方的痛苦。但是,正如Shantideva所指出的那样,它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是自愿接受这种痛苦的。在自愿参与他人的苦难中,有力量和信心。但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当您遭受自己的痛苦和痛苦时,就会有一种不自愿的因素,并且由于您缺乏控制力,您会感到虚弱并完全不知所措。在佛教关于利他主义和同情心的教义中,使用了某些表达方式,例如“一个人应该忽视自己的幸福,而珍惜他人的幸福”。了解这些关于在适当情况下自愿分担他人痛苦和痛苦的做法的陈述很重要。基本要点是,如果您没有能力爱自己,那么就根本没有建立对他人关怀的基础。对自己的爱并不意味着你对自己负有责任。相反,爱自己或善待自己的能力应基于人类生存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事实:我们所有人都有一种自然的趋势,即渴望幸福并避免痛苦。一旦存在关于自己的这一基础,就可以将其扩展到其他有情的生物。因此,当我们在“无视自己的福祉而珍惜他人的福祉”等教义中找到陈述时,我们应该在根据同情心的理想训练自己的背景下理解它们。如果我们不沉迷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无视我们的行为对其他众生的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态度,将其他有知觉的人视为珍贵的,因为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善良在我们自己的快乐,幸福和成功经验中所起的作用。这是第一个考虑因素。第二个考虑因素如下:通过分析和沉思,您会发现我们的许多苦难,痛苦和痛苦的确是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而珍惜自己的幸福,却牺牲了他人,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幸福和安全感源于珍惜其他众生幸福的思想和情感。两种思想和情感形式的对比使我们确信需要将他人的幸福视为珍贵。
 
还有一个关于培养珍惜他人福祉的思想和情感的事实: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愿望是作为为其他有情人实际工作的副产品而实现的。正如宗喀巴(Je Tsong Khapa)在他的《启蒙之路大论述》(Lamrim Chenmo)中指出的那样,“从业者从事的活动和思想更多地集中于并致力于实现他人的福祉,实现或实现他人的成就。他或她自己的愿望将作为副产品而来,而不必另外付出努力。”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实际上已经听到过这样的话,我经常说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徒,佛教徒的慈悲实践者是明智的自私的人,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则是愚蠢的自私的人。我们自以为是,无视他人,结果就是我们总是不开心,度过了痛苦的时光。是时候更明智地思考了,不是吗?这是我的信念。 在某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真的可以改变态度吗?”
 
根据我的少量经验,我的答案是:“是!”这对我来说很清楚。我们所谓的“思想”是相当奇特的。有时它很固执,很难更改。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基于理性的信念,我们的思想有时会很诚实。当我们真正感到需要改变时,我们的思想就会改变。单独的祈祷和祈祷不会改变您的思想,但是只要有信念和理性,最终基于您自己的经验的理性,您就可以改变您的思想。在这里,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心态肯定会发生变化。我要在这里指出的一点是,有些人,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非常现实和务实的人,过于现实,执着于实用性。他们可能会想:“这种希望所有众生幸福的想法和这种培养珍惜所有众生幸福的想法的想法都是不现实和过于理想化的。它们并没有以任何方式对人类的转变做出贡献。一个人的思想,或者因为某种完全无法实现而获得某种精神纪律。”有些人可能会用这些术语来思考,并认为也许更有效的方法是从与之直接互动的紧密圈子开始。他们认为以后可以扩展和增加参数。他们觉得思考所有的众生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有无数。可以想象,他们与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有某种联系,但是他们感到,在多个世界系统和宇宙中的无数众生与他们个人的经历无关。他们可能会问:“试图培养试图将每个生物都包含在其范围之内的思想有什么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反对意见,但是在这里重要的是要了解培养这种利他主义情绪的影响。
 
关键是要尝试以某种方式扩大同理心的范围,使其可以延伸到任何能够感到痛苦和体验幸福的生活形式。将生命有机体定义为有感觉的生物是一个问题。这种情绪非常有力,不需要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以特定的方式来识别每个人的生活。 有效。以无常的普遍性为例。当我们养成事物和事件是无常的思想时,为了使我们相信无常,我们不需要考虑宇宙中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那不是头脑的运作方式。因此,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一点。
 
在第一节经文中,对代理人“ I”有明确的提及:“我可以始终认为别人是宝贵的吗?”在这个阶段,也许简短地讨论佛教徒对“我”的含义是有帮助的。一般而言,没有人会质疑您,我和其他人的存在。我们不怀疑经历痛苦的​​人的存在。我们说“我看到某某某人”和“我听到某某某某人”,并且我们在讲话中不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常规水平的“自我”。但是,当我们尝试了解“自我”或“我”的真正含义时,就会出现问题。在探究这些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尝试将分析范围扩展到日常生活以外的领域,例如,我们可能会在年轻时回忆自己。当您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某些事物时,就会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和那个年龄的“自我”有很强的认同感。你小时候就有一个“自我”。当你变老时,就会有一个“自我”。在这两个阶段中也存在着一个“自我”。个人可以回忆自己的青年经历。个人可以考虑自己的晚年经历,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与我们的身体状态和“自我”,我们的“我”意识密切相关。许多哲学家,尤其是宗教思想家都试图了解个体的本质,即“我”或“我”在整个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印度传统中,这一点尤其重要。非佛教印度学校谈论的是阿特曼(atman),大致将其翻译为“自我”或“灵魂”。在其他非印度宗教传统中,我们听到有关存在的“灵魂”的讨论,等等。在印度语中,atman具有代理的独特含义,该代理独立于个人的经验事实。例如,在印度教传统中,人们对轮回的信仰引起了很多争论。我还发现了某些形式的神秘实践,其中意识或灵魂占据了新死者的身体。如果我们要转世的意义,如果我们要使一个灵魂承担另一个身体的意义,那么就必须提出一种独立于个体经验事实的独立主体。总体而言,非佛教印度学校或多或少得出的结论是,“自我”实际上是指这个独立的代理人或代理人。它是指与我们的身心无关的事物。总体而言,佛教传统拒绝了建立一个“自我”,一个atman或一个独立于我们身心的灵魂的诱惑。在佛教流派中,人们一致认为必须以身心的集合来理解“我”或“我”。但是,确切地说,当我们说“我”或“我”时所指的是什么,甚至佛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分歧。许多佛教学派认为,归根结底,我们必须以人的意识来识别“自我”。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体是一种偶然的事实,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的确是存在者的意识。
 
当然,其他佛教思想家也拒绝了用意识来识别“自我”的举动。佛教思想家(例如Buddhapalita和Chandrakirti)拒绝寻求某种永恒,持久或持久的“自我”的冲动。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遵循这种推理,就是屈服于掌握某些事物的根深蒂固的需求。沿着这些思路对“自我”的本质进行分析将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因为此处涉及的探索是形而上的。这是对形而上自我的追求,Buddhapalita和Chandrakirti认为,我们正在超越对日常语言和日常经验的理解范围。因此,必须纯粹根据我们如何体验“自我”来理解“自我”,人和代理。我们不应超出对“自我”和人的传统理解的水平。我们应该从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存在的角度发展对我们存在的理解,以便在某种意义上将“自我”和人理解为依赖于身心的称呼。钱德拉基(Chandrakirti)在其《中间路线指南》(Madhyamakavatara)中使用了战车的例子。当对战车的概念进行分析时,您将永远找不到独立于组成部分的形而上学或实质上真实的战车战车。但这并不意味着战车不存在。同样,当我们对“自我”(即“自我”的本质)进行这种分析时,我们无法找到独立于构成个体或存在的存在的身心的“自我”。对“自己”作为从属起源的存在的这种理解也必须扩展到我们对其他有情众生的理解。同样,其他有情的生物是指依赖于身体和精神存在的命名。身体和精神的存在是基于聚集体的,聚集体是众生的心理物理组成部分。

在这个部分

  • 参加印度教学的实用建议
  • 训练思想
    • 训练思想:第1节
    • 训练心灵:第2节
    • 训练思想:第3节
    • 训练思想:第4节
    • 训练思想:第5节& 6
    • 训练思想:第7节
    • 训练心灵:第8节
    • 产生启蒙思想
  • 真理的话
  • 时轮金刚简介

即将到来的时间表

现场直播对话

2021年1月17日

达赖喇嘛殿下将与亚瑟·布鲁教授进行对话。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www.dalailama.com/live

现场直播讲座

2021年1月22日

达赖喇嘛Hol下将就幸福与复原力发表演讲。

在线直播教学

2021年2月8日

达赖喇嘛殿下将讲授关于Jangkya Rolpai Dorje的教义's Recog...

查看完整时间表

  • 脸书
  • 推特
  • Instagram的
  • 优酷
  • 所有内容版权©达赖喇嘛圣殿

分享

  • 脸书
  • 推特
  • 电子邮件
复制

选择语言

  • 中文
  • 藏
  •  印地语
  • 日本
  • 意大利语
  • 德意志
  • 蒙古人
  • 俄语
  • 法兰西
  • 廷维特
  • 西班牙文

社交渠道

  • 脸书
  • 推特
  • Instagram的
  • 优酷

选择语言

  • 中文
  • 藏
  • 印地语
  • 日本
  • 德意志
  • 意大利语
  • 蒙古人
  • 俄语
  • 法兰西
  • 廷维特
  • 西班牙文

搜索网站

热门搜寻

  • 时间表
  • 传
  • 获奖情况
  • 主页
  • 达赖喇嘛
    • 传记与日常生活
      • 主要承诺
      • 简介
      • 出生流亡
      • 退休
        • 西藏起义纪念日发表52周年
        • 给第十四届大会的致辞
        • 退休备注
      • 投胎
      • 例行日
      • 问题& Answers
    • 前达赖喇嘛
      • 历届达赖喇嘛简介
    • 活动和奖项
      • 大事年表
      • 获奖情况&荣誉2000年至今
        • 奖& Honors 1957 - 1999
      • 大都会人士会议2011年至今
        • 2005年至2010年大都会
        • 2000年至2004年大臣会议
        • 1990年至1999年大都会
        • 大都会(1954-1989)
      • 游记
        • 游记 2010-现在
        • 2000年-2009年
        • 1990年-1999年
        • 游历1980年-1989年
        • 旅行1959年-1979年
  • 时间表
    • 2021年存档
    • 2020年档案
    • 2019年档案
    • 2018存档
    • 2017年档案
    • 2016年档案
    • 2015存档
    • 2014存档
    • 2013存档
    • 2012存档
    • 2011存档
    • 2010存档
    • 2009存档
    • 2008存档
  • 新闻
    • 2021年存档
      • 一月
    • 2020年档案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9年档案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8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7年档案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6年档案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5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4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3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2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1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10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09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08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07年档案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06存档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2005档案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可能
      • 四月
      • 游行
      • 二月
      • 一月
  • 图片中
  • 影片
  • 留言内容
  • 教s
    • 参加印度教学的实用建议
    • 训练思想
      • 训练思想:第1节
      • 训练心灵:第2节
      • 训练思想:第3节
      • 训练思想:第4节
      • 训练思想:第5节& 6
      • 训练思想:第7节
      • 训练心灵:第8节
      • 产生启蒙思想
    • 真理的话
    • 时轮金刚简介
  • 办公室
    • 公众观众
    • 私人观众
    • 媒体采访
    • 邀请函
    • 联系
    • 加登·佛朗德基金会
  • 图书
  • 实时网络广播


<article id="BvQfQFS"><font id="hwKFwi0"></font></article>
      • <a class="WXt2Cm4"><keygen class="MPlJ6ZH"></keygen></a>

        <bdi id="sMerPGm" class="sJV5ZGf"><datalist class="hbVhWYC"><tt id="VjSEDp8"><abbr class="RWIaAEf"></abbr></tt></datalist></bdi>
        <font id="PrbiywR" class="PGX3yXw"><wbr id="YkrxaJA" class="YU6msJJ"><ins id="B8ALDsJ"></ins></wbr></font>


        <base class="Wgdxzfz"></base>
      • <b class="lMFYhOR"></b>
        <option class="elpRBkc"><input id="Iv6CFmD"></input></option>